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社会的生产模式和工作方式。一方面,新技术将替代部分人工岗位,短期内可能造成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新技术将催生新产业、新业态,进而创造新职业,推动就业生态升级。在此背景下,要勇于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主动回应技术变革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让人们更快更好地顺应时代,重新定位自身价值。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推动劳动市场供需发生变化,进一步对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提出新要求。要应势而谋,提升人才培养针对性,强化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当前,我国正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的知识与技术迭代迅速,人才培养应顺应发展趋势,根据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超前布局、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持续输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配的高质量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的交叉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要求愈发凸显,人才培育应更加注重综合素养的提升,强调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个人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提升人机协同能力塑造发展新优势,善于使用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把自身从传统的、低效的、重复性的工作中释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工作中。
面对迅速变化的技术环境,终身学习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应不断提升终身学习的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让人们在不同阶段都能够利用远程学习和智能教学提升自身知识体系,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和新的工作场景。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
- 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如何培养2025-03-27
- 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2025-03-27
- 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2025-03-27
- 额度“不设限” 三大运营商算力投资再加码2025-03-27
- 额度“不设限” 三大运营商算力投资再加码2025-03-27
- 新华社权威快报|共促全球科技创新合作!202025-03-27
- 全球首例!中国团队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肝脏移2025-03-27
- 秀我中国|刷新想象边界!机器人“遛”机器2025-03-27
- 新华全媒+|一大波未来科技来袭 中关村论2025-03-27
- 新华全媒+|一大波未来科技来袭 中关村论2025-03-27
- 零添加酱油如何判断?2025-03-27
- LVA术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带来曙光?2025-03-27
- 全国首张外籍人士电子预防接种证在浙江义乌2025-03-27
- 青海省结核病患者治愈率逐年攀升2025-03-27
- 杭州医保数字人实现“即问即办” 高频事项2025-03-27
- 杭州医保数字人实现“即问即办” 高频事项2025-03-27
- 杭州医保数字人实现“即问即办” 高频事项2025-03-27
- 手机地震预警信息,如何发出和接收?2025-03-27
- 高层建筑的震感为何更明显 谨防因错误避险2025-03-27
- 上海自贸试验区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2025-03-27
- GEMO携手LaClinic Montreux:重构高端抗衰新高度2025-03-27
- 上海自贸试验区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2025-03-27
- 中国2月商品条码·热销商品价格指数为99.64点2025-03-27
- 中国2月商品条码·热销商品价格指数为99.64点2025-03-27
- 江苏盐城推动机器人产业“加速跑” 无人“2025-03-27
- 中国—东盟能源学院在广西揭牌成立2025-03-27
- “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将于第五届消博会期间2025-03-27
- “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将于第五届消博会期间2025-03-27
- 楼市“小阳春”势头好 居家适老化改造让“2025-03-27
- 楼市“小阳春”势头好 居家适老化改造让“2025-03-27